您的位置:
“挖呀挖呀挖” 种中医药的种子 开传承的花
边听边看,边走边记,趴在墙上,蹲在地上……每个孩子都很认真地做着笔记。夏日炎炎,近日,来自西峡县第一实验学校的30多名“红领巾”背着小水壶在老师的带领下,走进仲景宛西制药,开启“传承中医文化,弘扬国粹精华”研学之旅。
为什么张仲景被称为“医圣”?岐黄之术中的“岐”“黄”分别是指谁?张仲景、钱乙、陶弘景、岐伯……在仲景广场,孩子们细细聆听十大名医的故事,快速记录着年代、著作、成就……在游中学,在学中游,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“若保小儿安,长须三分饥和寒。钱乙是我国著名的儿科医学家……”“妈妈老是让我穿厚点,穿厚点,这下我知道怎么反驳她啦。”一个小女孩高兴地说。
“这么大的车间,这么多机器,只需要三个人操作?”“药丸就很方便服用,为什么还要生产配方颗粒?”“这个大罐子里面是什么?”……像是有十万个为什么在叽叽喳喳。现代化的生产现场,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
“这个传送带上的就是成品吗?”“为什么这个机器两边的药丸看起来不一样?”“为什么从这个像圣诞树一样的设备上下来的药都一样重?”“为啥要上光?” “那个最后的打包机是怎么工作的?”“太神奇了。原来,药丸就是这样做出来的!”和坨、制丸、微波干燥、上光……从药膏变成药坨再到药丸,孩子们听着讲解,观察着“小小药丸诞生记”,在本子上记下一个个专有名词。
“今天真是收获满满。学到了很多中医药常识,也见到了中药现代化的魅力。科技的力量真是强大。我一定要好好学习。”五二班的朱琳琳说。
“这是什么花?也是药材吗?”“呀,我看到了黑天鹅!”“我也看到啦!”“我也看到啦!”孩子们雀跃起来。龙湖之滨,有几只黑天鹅正在晒着“日光浴”。沿着草本路蜿蜒直上,草木清翠,鸟鸣啁啾,花开似锦,一畦畦药田星罗棋布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铺展开来。
瞻仰医圣像,聆听仲景“坐堂行医”“伏牛采药”等故事后,孩子们来到医圣山脚下的张仲景大健康体验馆,认识中药制剂,学习中药材知识,解锁养生小妙招,药香余韵里,小小的笔记本上记得满满的,有的还在旁边画了图。
“今天的研学大家都很开心,也学到了很多知识。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。感谢仲景宛西制药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平台,让我们把课堂搬进生产车间,搬进大自然,让孩子们认识、感受中医药,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,也希望通过参观学习,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。”潘校长说。
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发掘文化精粹,坚定文化自信,建设文化强国,是新时代我们新的文化使命。多年来,仲景宛西制药致力于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,生产品质好药,搭建中医药科普教育载体,年均接待游客十余万人次,也是大、中、小学生中医药研学实践的打卡圣地,让孩子们在感受中医药带来的文化魅力、科技魅力和健康魅力的同时,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,成为中医药文化的拥护者、热爱者、传播者,让中医药文化生生不息、薪火相传。
新闻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