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
以文化人增智慧 以知促行润根魂
“制作标本的时候,我们可以学习他们这种方法:叶子十分美观,稀疏有致,采药的时候也尽量采全株,你看,有根,有茎,有叶……”10月11日上午,在仲景宛西制药文化展馆中药材厅,蜡叶植物标本前围了一大圈学生,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李雪倩老师正在现场授课。
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“大思政课”,在社会课堂中“受教育、长才干”,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药学专业的80余名师生走出教室,来到仲景宛西制药,近距离感受“药材好·药才好”的制药理念,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,体验传统药学的现代化发展,识药辨药,培根铸魂,坚定守正创新的从业责任心和时代使命。
“现在,我们看到的是扁鹊。扁鹊,生于战国时期,精通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等科,可以说是一个全才,起死回生,药到病除。著名的‘三见蔡桓公’和‘虢国太子起死回生’的故事就是源于他……”
“我们书本上也有这些知识,但是,在这里,看着十大杏林先贤的雕像,文化列柱上的浮雕,仲景厅精致古雅的铜雕墙,草坪上随处可见的经方地雕,听着导游生动的讲解,这些枯燥的知识突然就立体起来了。”拿着企业文化宣传册的女生说。
聆听仲景故事,观赏中药材标本,了解仲景宛西制药的发展史、产业布局、生产经营等情况,深入生产一线,近距离观摩浓缩丸标准化生产流程,回眸现代中药制造业的变迁,现场倾听导师讲解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医药的区别、生产工艺的原理,带着“至少拍摄30种中药材,记录名称、用药部位、功效”的任务深入百草园,在这“行走的第二课堂”中,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。
“板蓝根是它的干燥根,大青叶是它干燥的叶子,它们的功效相似,是同一株植物。”
“这就是我们昨天讲到的香薷!”
“哎呀,山茱萸真是又酸又涩!”
“猕猴桃也有药用价值!”
“仲景宛西制药是最早提出‘药材好·药才好’的中药制药企业,而且无论是在生产种植、产业延伸、文化输出中,一直在践行这一理念。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到这里,下周还有一批孩子过来学习。这些孩子将来基本上都会从事医药行业的工作,希望仲景宛西制药的这一文化理念、张仲景心系苍生的大爱精神能够融入他们的血脉中,将来成为合格的医药工作者。‘药材好·药才好’,我们的企业做到了,学生在工作中也能做到,我们的中医药事业才能真正发展好。”李雪倩说。
养其根而俟其实,根之茂者其实遂。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,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。多年来,仲景宛西制药一直坚持“药材好·药才好”的制药理念,“让老中医放心,让老百姓放心,让老祖宗放心”的社会承诺,深耕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宣传,做实做细文化输出,被评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、全国科普教育基地,为广大青少年、中医药爱好者搭建了科普学习的载体和平台。
秋色正浓,百草园里葳蕤草木焕然金黄,而下一季的新芽正蓄势待发、薪火相继。
上一篇
下一篇
新闻资讯